行业资讯

深入推动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建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7
分享至:

深入推动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建议

陈爽英  

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产业变革重要发展战略。2020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21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20212月,《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202111月,《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全方位升级。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组在四川省“5+1”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企业实地调研,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进行实地调研,对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省委省政府系统部署和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实际,提出深入推动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建议

1、发展成效

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出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进入“十四五”以来,四川省瞄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目标,省委、省政府对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出系统部署

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突出截止2020年底,四川省“两化”融合水平为57.0;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十,处于全国两化融合水平的第一梯队,且年均增长率为4%2020年四川省两化融合具体成效中,基础建设水平为64.4单项应用水平为57.4,综合集成水平为48.4,协同与创新水平为42.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4.744.384.826.34.6。此外,制造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5.6%,生产设备数控化率为47.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0.1%,智能制造就绪率为13.2%,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3%、1.4%、0.1%,5.3%。截至2020年底,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应用电子商务的工业企业比例达到67.8%,关键业务环节的全面信息化的企业占比49.9%,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为29.3%,实现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32.9%,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13.2%,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6%、11.2%、7.0%、6.2%。

2、面临形势与问题

进入“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同时也面临发展的系列问题。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竞合加剧。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部署实施战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向发展的新阶段。“十四五”开局,四川定下“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目标,明确要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打造西部领跑、全国领先的数字驱动发展高地。《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四川建为具有全国影响力数字化转型赋能引领区

从省内看,四川需要把握以碳达峰碳中和倒逼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时代机遇迫切需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勇当西部区域的产业和科技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型增长

同时,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均衡。川内各地级市(州)、以及各制造行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以成都为首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最快,但其他经济区发展缓慢,这容易进一步拉大各地区、各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鸿沟”。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速度与深度有待提升。2020年,四川省两化融合水平位列全国前10,位居西部前列,但发展速度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且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明显。四川作为工业大省,制造业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仅为36.7%,智能制造就绪率仅达到13.2%,亟待释放网络化智能化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队伍较弱。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各层次人才队伍体系尚未形成,匹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或人才的数字素养与数字化能力亟需提升。

3政策建议

1)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区域协同推动。促进成渝地区协同推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多维度协同发展,形成区域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区域协同与上下游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成都制造业数字化的“一城独大”的示范效应,充分挖掘等绵阳、德阳、南充、泸州等制造数字化后发地区的潜力,开展“多城协力”的全盘布局,因城施策,出台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政策组合,促进四川省各市州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四川省各市州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推动四川省数字基础设施跨市州、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统筹建设和集约建设、提高区域共建共享程度。

产业协同推动。推进四川省先进材料、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纵深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模式、新业态。聚焦地方重点优势产业强化数字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创新攻关,各市州统筹建设一批产业数字化创新中心,打通产业数字化从研发到应用的创新链条。

2)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纵深发展

川渝联手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及其平台。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聚焦重点产业分类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软硬件资源和业务系统上网上云上平台鼓励省内重点产业园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围绕工业云平台建设和发展,打通产业链多个环节,将数字化实践经验赋能中小企业,形成对上下游相关主体的支撑,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数据对接和协同生产。

升级发展制造业智能化。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本质贯标与推广应用,大力推动重点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管理系统与产线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深度集成。支持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工业电子商务、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制造业园区数字化升级引导园区完善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加快重点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鼓励园区搭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软硬件一体化部署。积极探索智慧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数字化的管理、产业服务、运营决策能力,赋能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园区围绕关键问题共建产业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发挥集聚效应带动周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大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以政府部门为核心支撑,构建和推广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服务联盟或平台。政府牵头并引导,以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示范引领,统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需求方、金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数字化转型配套协同方的联合,培育转型能力强、服务能力优的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或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供求对接,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取全方位支持和服务,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提升。

3创新各层次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企业高管人员数字素养。发挥四川高等院校和智库单位作用,实施企业高管人员数字领导力提升计划,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意愿与动力。打造数字化转型升级领军人物,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水平现代化企业管理者队伍。

加快壮大复合型“数字工匠”队伍建立全省“数字工匠”培育库,推动复合型数字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既精通本行业专业技能,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鼓励省内高校探索性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建立企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企业内部数字化人才培养,提高员工应用数字技术与生产流程的深度融合的能力,完善数字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在数字技能才培养的作用。